“空降”干部,往往是焦点。“降”到县级,更备受关注。
从上到下调配,接地气还有实力,无疑是对“县域城镇化”大力支持。
县城建设特色产业集群,去北上广深“抢项目”,完全真实存在。
可以说,“振兴县城产业”第一步,就是招商。
以前县城,传统招商低效,精准招商无门。但新经济背景下,谁还不是一个大跨步“走出去”?
正是这样,新兴产业蔓延到县城,投行思维、创新方式下沉区县,独角兽、IPO企业也杀出来了……
逆袭,找准优势
去年,“以县城为重要载体”的政策,横空出世!
意味着,对中国2800多个区县的命运,指明了新方向。
以政策方式亮出“信号灯”,县城或将迎来逆袭。
为何县城会再次获得重视?
一方面,与交通、物流、建设有关。
县城与城市差距逐渐缩小,即使身处在小县城,企业产品也能流通出去赚到钱。
另一方面,与新一轮产业转移有关。
承接都市圈人口、功能纾解,大城市产业转移需求,给县城带来了发展契机。
新一轮县城逆袭面临层级分化,最先惠及大城市周边的县城,抓住产业红利,把有限资源放在效益最大的县城里。
然后,就是各自有特色产业的县城,有的在新材料、新能源方面有潜力,还有的聚焦蔬菜种植、旅游业等领域。
实话说,若不是近水楼台,也很难成为大城市经济发展中配套的一环。
当然,一些县驱动搞基建,建设“花园型城市”,计划短期内让城市焕然一新,导致产业未兴,债务先行。
从实践中不难看出,大多数县城发展起来,主要把握三个原则找准优势:
产业发展与自身资源相匹配
对自身产业资源分析与评价,成为产业发展定位的重要依据,否则可能沦为空中阁楼。
产业导入顺应本地发展逻辑
在现有产业基础上进行挖潜、不断升级和扩展产业生态,应该是更容易成功的一条路。
产业发展具备可持续发展性
产业不同于产品,一个产业成长性怎样,还要看整个链条成熟度、产业生态丰富性。
对于县城来说,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需求难以把握,行业发展、企业进阶速度快,对环境与决策要求高,不适合盲目追求高精尖的项目。
当然, 并不是说不能发展高新产业。而是总的来说,以大多数县城的发展水平、产业基础、人力资源储备等,具有综合能力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。
招商,守住底线
发展县城经济,国家从未懈怠。
2022年,在税收承压的情况下,国家进一步明确,加大纾困企业的力度。
其中,中小微企业新购置的单位价值500万元以上的设备器具,折旧年限为3年的可选择一次性税前扣除,企业可按季度享受优惠。
什么意思?
鼓励企业进口高端设备,带动制造业的升级,吸纳更多的就业。
比如,进口一台100万高端设备,政府就能补贴你20万元现金。
于是,投机者注册公司,利用县城“招商引资”的名义骗取补贴。
手法之高明,其链条之黑暗,让人叹为观止。
买一些出厂价不到三万的机床,贴上进口品牌的商标,转手变成售价百十万元的进口设备。
然后套取国家的补贴,一台机器获补20万。10台,就是200万。
两三年后,当政府来验收成果或统计税收时,或以经营不善的理由破产跑路,或以当地营商环境不友好走人。
国家的钱,拿走了。一堆所谓的“进口”机床就烂在那里……
在县城发展史上,鲜见过成功案例,失败案例也不少。
尤其,资金、技术密集型行业,需要大量持续性的资金投入和强大的技术做支撑。
拿汽车产业来说,产业链长、涉及企业多。一辆车有1000多个总成零部件,来自200多个一级供应商。
就一般县城而言,显然无法提供完整的汽车产业链,也没有足够资金与技术支撑。
之前,赛麟汽车的失败,就是因为“县级市的地位和产业链基础都不行,注定做不起来。
在发展产业方面,县城的思维已经发生了转变。
以前,主要是以招商为主,过于依赖外部产业资源,而忽视内部产业资源的整合。毕竟,单纯的产业园建设,只是产业发展的一个方面。
如果没有相应的产业基础,以及上下游配套,那再好的硬件环境,也不可能吸引来投资。
任何产业都是从小到大,从弱到强的一个发展过程,之所以会存在低端,只是因为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,进行产业转型与升级。
方式,撬动资本
伴随着县域经济的增强,越来越多高科技企业目光投向县城,选址方向也下沉至区县。
有些企业选择生产与研发分离,即在县城建设生产基地,在北上广深及海外等人才高地建设研发中心。
而传统“坐地招商”模式,已不能适应新形势时,撬动资本市场,或将成为新的“游戏规则”。
以产投之城合肥为例,2022年,合肥肥西县组建了总规模为100亿元的母基金,其中生物医药产业子基金总规模27亿元。
今年3月,长丰百亿母基金发布,旨在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合肥长丰县布局相关产业链,并吸引龙头企业、新兴战略企业落户长丰。
不仅是合肥,江西与浙江的区县也在加速以母基金撬动更多资金。
如江西永丰县设立10亿元工业发展引导基金、江西庐山市(县级市)备案10亿元工业产业引导基金、江西万安县备案10亿元备案万富产业发展引导基金(有限合伙);浙江永康市(县级市)与临海市则分别成立了规模30亿和100亿的母基金……
除此之外,山东菏泽市单县、福建省晋江市(县级市)等区县、县级市也在纷纷设立母基金,且基金规模大多为10亿—100亿元。
自2022年至今,新设立母基金中区县级引导基金比重越来越大。其中,大部分政府引导基金为产业基金,且主要以高端制造、信息技术、医疗健康等战略新兴产业为主。
产业投资项目不谋求控股、不以短期利益为目标,而是沿着产业链的方向选择投资项目,这是政府投资机构与风投最本质的区别。
除此之外,地方政府也在调整返投等限制条件,使地方母基金更市场化。
随着募资难趋势的加剧与县级母基金的活跃,投资机构与县级母基金完成了双向奔赴:
投资机构的募资有了新来源,县级母基金的资金也可以由更专业的团队来撬动更多资源。
目前,已有一大批科技型IPO企业从小县城跑出。
截止目前,内地资本市场县域上市公司数量近900家,约占总数的六分之一,这些上市公司从无到有,直到逐渐壮大,可见县城正在迎来新一轮的高光时刻。
当所有要素刀刃向内时,县城企业的增长速度,不亚于地级市龙头企业。可以说,县城孰轻孰重、风云变幻,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。
来源:招商网络
展开